整个美食圈都在做的生炒腊味糯米饭正宗做法

专栏

江南皮革厂

真正的生炒腊味糯米饭

前言

作为一个基本上不开电视的人,我是今天才通过网络重播看到《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也就是关于储藏食品加工这一集的。央视把广式腊味安排给了香港的一家家传作坊,这使我这个广东人颇感到一点,怎么说呢,不悦,只有一点点。毕竟,香港做腊味的那家人,上溯两三代应该也是广东人。BTW,在片中人讲粤语时,央视的字幕有少许不靠谱。

  就像一定呼吸过空气,一定喝过水一样,每个狭义的广东人,也就是在粤语方言区出生长大的广东人,除非不吃猪肉,否则都或多或少吃过腊味。而腊味的最常见吃法,绝不是像片中说的那样,是通过腊味煲仔饭,而是“蒸返孖腊肠”,饭将熟时直接放在饭上面蒸熟,切段下饭。腊肉则多是切片炒菜,以晶莹剔透的薄片状亮相于人前。此外,最能勾起广东人乡愁的,恐怕就是腊味萝卜糕和腊味糯米饭了。

  腊味糯米饭,不一定是生炒的,甚至标榜生炒腊味糯米饭的,也不一定真是生炒的,因为这个做起来有点费工,有人会直接偷步,煮熟了炒炒作数。至于生炒到底好在哪里,大概就是入味更均匀,口感更糯更韧,味道更香更浓罢。我想,有这三样就足够值得花那些功夫了。

  材料方面,什么都是适量,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模糊精确哲学吧。腊肠由于体量比较固定,就不太好适量了。珍珠肠简单地说就是短腊肠,长度大概相当于半根标准腊肠。这里的腊肉用的是酱封肉,由于附着的酱比一般腊肉多,成品颜色就会深一点,用普通腊肉也可以的。

  豌豆的作用主要是作色,也有人加玉米、胡萝卜粒作色的。胡萝卜我是不吃的,玉米,嗯,喜欢的话也可以加,这个我也是不用的,纯属个人偏好。

   再狭隘一下。不仅腊味,还有烧腊,或者叫烧味,就是烧鹅、烧猪、叉烧、白斩鸡、豉油鸡之类,哪怕是有大名鼎鼎的镛记,广州人也仍然不会高看香港的同类食品一眼。若是澳门烧肉的话,还稍微可以让它牙刷一下。

  好吧,实际上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纪录片的,因为那里面有人,有人的生活。那些制造和享用食物的人的朴素的笑脸,灵动的指尖,那些属于平凡人的骄傲和执着,是如此动人,以至于使我频频鼻酸,不时热泪盈眶。央视镜头下的中国,仍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大地,但是在这里,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大地终于恢复了它的朴素与温和,如同美酒般,醇厚绵长,沁人心脾。

用料

糯米

腊肠

腊肉

香菇

虾干

豌豆

葱花

油、酱油、糖

适量

半根(珍珠肠一根)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可选)

适量

各少许

做法步骤微直播

1

必须先给酱封肉一个亮相的机会,和一般的腊肉不同,它是用纱纸包着晒的。金荣是中山*圃的厂,中山*圃则是广式腊味的重要产地。

2

糯米泡4-5小时。

3

发好的冬菇和腊味切丁,虾干泡软去掉多余的虾皮,葱花分成两份,一份爆锅,一份 下。泡过虾干的水留着备用。话说老家台山菜市场买的虾干太赞了,特别干净几乎没有皮,淡口,味道鲜,口感也刚刚好,必须公开表扬!

4

热锅下少许油。油不可多,腊味还会炒出油来的。油热后下葱花爆出香味,按冬菇、腊味的顺序下锅快炒。

5

改小火,下泡好的糯米翻匀。

6

细细翻炒,适时加入豌豆,继续翻炒到感觉糯米开始变透明。

7

加入虾干,加入少许泡过虾干的水,翻匀,平整一下,盖上锅盖略焖一会。

8

开盖继续翻炒,然后再加入泡虾干的水焖,如此反复大概4-5次。在这个过程中,腊味的酱色会逐渐均匀转移到糯米上,糯米也逐渐胀大,越来越透明,翻炒的时候会感觉到糯米的粘性在增加。这个完全靠经验和手感控制,难以言传。

9

糯米饭基本炒熟时,弃掉大部分多余的虾干水,剩下一点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糖溶开。之所以要做这一步,是由于糯米饭太粘,直接加入调味料恐难炒均匀。若喜欢咸鲜味,糖可以不加。酱油用量要考虑到材料自带的味道,以免过咸。

10

耐心地翻炒到加入的调味水完全收干,糯米饭感觉干且有韧性为止。若对手感没有信心,可以尝一下,只要觉得口感和味道都满意就行。 加入一把葱花翻炒一下就ok了。

小贴士

只有一个小贴士就是耐心。一万个耐心,千万不能偷懒。尤其是 一步,关系到成品的口感,千万不能随便兜一下就算了。相信我,包括做的人自己在内,没有人会愿意吃水汪汪腻乎乎的生炒糯米饭的。

图文byKailash

欢迎推发朋友圈,商业转载需经作者授权,非商业用途需注明出处

end

拔下汗毛一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jk.com/afhzz/54.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