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河坊街吃什么这家老杭州味道不会让你

和大多数城市一样,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印记,南京夫子庙遍览秦淮河的风光不得不去,杭州的河坊街连着南宋御街带你领略曾经古都的“皇城根儿”范也必不可少。

和大多数古街一样,河坊街里的小商品琳琅满目,除了胡庆余堂,感觉都没什么两样。唯一彰显着古都气派的就是每隔几段青石板路就有的石牌坊,还有大气磅礴的鼓楼,让人遐想片刻。

我们不妨跳出吴山夜市,沿着河坊街的这一头往下走,两岸的民居都有些年头,挂着的铜牌在风雨斑驳中,沾染了岁月的痕迹。

中间每隔百十米就有一座小石桥,连接着左右,傍晚盛夏,小石桥上坐满了纳凉的老人,摇着蒲扇,端着茶壶,偶尔来一盘象棋,好不惬意。

走着走着,我们此行的终点,“福缘居”也就到了。因为在修路的缘故,你只要沿着河坊街一直走,走到前面的车行道赫然变成了工地,再走个几十米,就能看见河坊街35号的这家老店。

这家店开了多久,我也没问,介绍的朋友说,她出生似乎就在了。要不是这次有朋友来,未有过重返河坊街计划的我应该也不会来他家打卡。

和一般的苍蝇馆子不同,这家店其实还蛮大的,但饭点很容易饱满,排个“天长地久”也是寻常。不过人少的话,似乎可以拼桌,仿佛店家有把五湖四海的人凑成一桌的打算。

后来我还去过一次,中午十一点之前应该是不需要排队,晚饭的话,很有可能去晚了拿不到号,里里外外的塑料凳上都是人,而且山南海北,操着不同的口音,大抵都是游客吧!

福缘居的菜品都以家常口味为主,应该是最能领略杭州本地“市井菜”风味的地方。

脆皮大肠,如果套用可口可乐的一句话,我觉得这道才是“沃伦巴菲特之选”,很赞的一道菜,大肠洗得很干净,外皮很脆,里面也有嚼劲,蘸酱吃味道更好,不蘸酱吃有一丢丢味道,但这个味道不正好是我们爱吃大肠人的动力吗?

油淋鸡,顾名思义是将酱油淋在鸡块上,鸡皮酥脆可口,可能是酱油过多的缘故,有些咸,但重盐惯了的我觉得刚刚好,主要是里面的鸡肉不太入味。

葱油花蛤,我觉得这家店的厨师应该是天赋点都点在了酱油的运用上,蛏子洗得很干净,没有一粒沙入口,酱油的搭配和油淋鸡一样,很入味,而且是一模一样的酱油,一模一样多的葱花,我甚至觉得这道菜可以改名叫油淋蛏子,或者油淋鸡改叫葱油鸡,这样菜单看起来更顺眼些儿。

家常豆腐,可能是我对杭州风味的理解不在及格水平,我对这道菜的评价是它完全不在这家店的水平线上。从大肠和油淋鸡可以看出,厨师阿伯应该是个追求外皮酥脆的人,他应该不是处女座,也不是个强迫症患者,至少这道菜的外皮,一点都不酥脆,绵绵软软的。至于口味,酱油的运用还是炉火纯青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酒酿小圆子,这道饭后甜品,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因为它真的很好喝。酒酿的味道不重,可以说刚刚好,整个的甜度,恰到好处,一点也不偏甜,是那种多加一粒或者少加一粒白砂糖都做不出这么合适甜度的感觉。而且因该是点的人不多,是刚做的,很烫,但喝一碗是停不下来的!

如果某个时间,你在河坊街,走过大宋偏安的荣光,那时你没有饥肠辘辘,只是有一丝饿意,那不妨往前走去,到这家店取个号。且留半分饿意,福缘居不至于让你失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jk.com/afhhy/2677.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