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的人们对东郊的一切都是自豪的,
吃的、住的,就是觉得舒坦。
东郊的店铺似乎也格外有坚守精神,
几十年前的味道始终如一,
想找到小时候的回忆很容易。
忘不了教室窗户洒进来的阳光,
放不下学校门口的小吃,
还有放学后被爸爸妈妈接回家的路上,
那一阵阵飘香的韩记香酥鸡。
韩红召,韩记香酥鸡老板。
家住在化建生活区、化肥厂生活区的小伙伴们,每次向我们安利东郊美食,必不可少的就是韩记香酥鸡。
这个招牌的名字有点儿陌生,不过一提到汴京路小学、带花生的炸鸡,脑海中立刻就有了画面,大老远跑过去,啥时候去啥时候都要排队,男女老少都有,不用问,都是老吃家儿。
老板是一对大叔大妈,摊子不大,却已经历了26年的风雨。悠长的岁月里,这份美味陪伴了整整一代人出生、长大、成家。
韩记香酥鸡没有其他分店,仅此一家。大叔最早的摊位是在化建生活区院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挪到现在的位置,也有5、6年的时间了。
即使身处背街小巷,也完全没有影响他的超高人气,吃货们闻着味儿就来了,啥时候来就没有不排队的时候。
“你要多少钱的?”
终于等到大叔问自己,在盛夏排队的滋味儿并不好受,更不用说要一直站在油锅前操作的大叔,着实不易,但大叔却乐此不疲。
除了春节期间,韩记香酥鸡几乎没有休息过。大叔说是因为感受到了开封人的热情,怀抱着感恩的心,想为大家做的再多一些。
韩记香酥鸡只提供香酥鸡一种食物,是论斤称的。
选用三*鸡,去掉脖子、鸡头、鸡爪,先卤制一遍,再破成半只摆放整齐,食客们要多少钱的肉,先上称称好,大叔拿肉改刀成小块,再进锅油炸,最后调味。
大块的鸡肉大叔先用手撕开,包括翅中,个头入口特别合适。带骨头的不好撕开,大叔直接开剁,只见他手起刀落特别麻利,速度之快,我都担心会不会不小心伤到手。
切好的肉要经过两道油炸,第一锅温油,把肉炸熟;第二锅热油,把肉炸酥炸香。
盛夏的街边守在炉子旁,大叔脸上的汗如豆大,丝毫不影响他的工作,制作流程行云流水。
炸好后,鸡肉就盛放在一个不锈钢的盆子里,加入大量的花生和葱花,配上酱汁调味。
花生也是大叔自己做的,酥焦醇香,裹着调料赛过麻辣花生,这一锅出来,爸爸的下酒菜,小朋友爱吃的炸鸡,一下全备齐!
香酥鸡和配料调配均匀就大功告成,装在袋子里热气呼呼的往外冒,提上一兜赶紧回来,生怕耽误一会儿就被捂得不焦了。
鸡肉泛着红光格外诱人,顾不得烫嘴就想赶紧塞紧嘴巴里,轻轻一咬,立刻骨肉分离,外焦里嫩,还有肉汁渗出,倍儿香!
既有油炸的风味,又能吃到类似炒鸡、凉拌的味道,独特的制作工艺,让这一口鸡肉变成无法替代的口味。
鸡肉沾染上花生和葱的气息,风味更加迷人,秘制酱料中麻和辣在舌尖上卷起层层涟漪,香气在嘴巴里久久不散,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问及大叔,好吃的秘诀在哪?大叔说,就是4个字:真材实料。鸡肉、配料都是精挑细选,忙起来很多地方顾不上,尽最大的努力让油花造成的卫生问题降到最低。
大叔说:“我人生最重要的26、7年都在做香酥鸡,就想尽最大能力做到最好。”用心陪伴开封城,开封吃货们定不会辜负这一番美味,等雨停了,就去买一份来尝尝吧~
摄影
胆胆
编辑
蒜蒜
韩记香酥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