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记得“吃3样,做2事”,寓意平安健康,老传统需传承
民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可见端午节的热闹程度。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是一个备受人们重视的民俗大节。我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及地域文化的不同,配以各种故事传说,使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更加深邃,民俗更有滋有味。活动有赛龙舟、放纸鸢等,在饮食上也是丰富多彩。但大体上有3样是南北方都要吃的,有2件事也是都要去做的,不忘老传统,寓意平安又健康!
端午吃2样
一,吃咸鸭蛋
记得小时候,离端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妈妈就把咸盐蛋腌上了,等到端午节的时候,捞出来煮上一些,一切两半端上餐桌,香喷喷直冒油,还没入口,就已经开始流口水。
其实端午吃鸭蛋,不光是为了饱口福,它也是有说法的。因为咸鸭蛋也属于端午要吃的“五黄”之一,端午时节天热还潮湿,吃咸鸭蛋不光可以保护心神不受热毒的侵害,还能够强健身体。
二,吃粽子
粽子是历史文化沉淀最深的美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粽子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豆沙粽、五花肉粽、鲍鱼粽、蜜枣粽、蛋黄粽、豆粽等,但不管咋做,基本上口味都跑不了咸和甜两种。
端午吃粽子,不光是人们觉得它好吃才做,而是有讲究的。一是寓意人丁兴旺、家人安康之意;二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三是高中功名之意。
三,吃鸡蛋
在我们内蒙老家,有端午吃白煮蛋的传统习俗,吃煮鸡蛋都是在早餐时吃。煮鸡蛋的时候,如果家里有艾草的都要放一些同煮,不光是为了增加口味,还是因为艾草的药性和味道,去热毒还避五毒。
端午做2事
一,拴五色线
小的时候,每当开始叠五彩葫芦和编五彩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要过端午节了。五色线,指的是五种颜色的丝线,编成装饰的彩绳以后拴在小孩子的手腕或者脚腕上,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拴五彩绳是有讲究的,都是在清早孩子还没睡醒的时候就给拴上,以保平安健康。
二,挂菖蒲或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民间流传多年的老传统。阴历五月,也就是端午时节,正是艾草成熟的最好时期,它的挥发性和效果也是最好的。
端午节这天,插艾草或挂菖蒲,也是远离“五毒”的伤害,是保佑家人一年都平安健康,招福纳祥。
感谢阅读!美食就是家的味道,有爱才能做得更好。我是宝妈小厨,感谢大家的支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