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潍坊独有的传统美食,鸡鸭和乐上榜,全

潍坊,地处山东的中部偏东一点的位置,美丽的鸢都是风筝的发源地和故乡。而逛吃逛吃,是潍坊这座城市独有的休闲节奏。潍坊的美食遍布大街小巷,说到吃,那真是三天三夜说不完呐。鸡鸭和(huo)乐(luo)、朝天锅、城隍庙肉火烧、拌辣皮、杠子头……不亲自来潍坊,你都想象不出这些美食都什么样子!今天,小编就带你来到美丽的风筝之都——潍坊,逛吃逛吃这些想象不到的美味。

鸡鸭和(huo)乐(luo)

潍坊特色传统名吃,据说起源于山西、陕西,后经北京传至潍坊,由历史上的“河漏”演变而来。“河漏”是用荞麦面在密凿细孔的河漏床上压出的面条,本是农家日常食品。潍坊人对此作了改进,用小麦代替荞麦面,并配以鸡鸭肉、“憨肉”和小调料的卤子,用期谐音取名“和乐”,因卤子以鸡鸭为主,遂名“鸡鸭和乐”。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传说是:老潍县城内有一经商人家,家境殷实,小有名气。可是,几个儿子结婚后,儿子在媳妇们怂恿下,妯娌之间、兄弟之间常常为争夺财物闹得不可开交,甚至相互打架。无奈之下,主人打算将家产分给儿子们各自经营,在全家共吃 一顿团圆饭时,他拿出精心准备的面食给大家吃。大家不知何物。主人告诉他们:这是和乐,希望你们兄弟、妯娌之间,互帮互助,合家欢乐,儿子儿媳们感到非常惭愧,此后,和好如初。经过历代人的努力终于发展成为现在的鸡鸭和乐。

鸡鸭和乐的制作方法为:把面粉和淀粉和成面,用和乐床子压入老田鸡、鸭共煮的汤内,熟后捞出,再配入原汤、鸡鸭肉、旱肉、甜蒜、咸香椿、咸韭菜、辣椒油,做好的和乐条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制作和乐面的设备床子

朝天锅

潍坊朝天锅是一道传统名菜,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早市。当年,郑板桥治理潍坊时,对民间疾苦十分关心。某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以了解民情,见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吃不上热饭,便命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锅内煮着猪下货、肉丸子、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等,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然后,根据顾客要求,把肠、肚等切碎,放在饼上,捏上细盐,卷成火筒状,送到顾客手中。哎呀,不说了,流口水了。“老板,来一卷猪肚,一卷正宗,先吃着”。

城隍庙肉火烧

对于潍坊人来说,肉火烧在众多美食中有着难以动摇的地位。在潍坊大大小小的巷子中,如果你仔细看,总不乏火烧铺的踪影。一间不大的店面,几个麻利的伙计,红火的泥炉,低矮的饭桌,还有,香飘四溢的肉火烧。潍坊人对美食的享受乐在其中。

说起城隍庙肉火烧,在潍坊可是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最初的城隍庙肉火烧是一位叫郭学奎的老人做的。老城隍庙肉火烧的用料极其讲究,馅要用上好的五花肉切碎,用浓花椒水、酱油搅拌腌渍入味;然后加大葱及适量的大姜、精盐、味精等作料拌成肉馅。面粉需用温水合制成较软的面团。用花生油加面粉熬制成油酥浆,将一块面团拉长,压平,上面抹上油酥浆,将面卷起来,凿成火烧剂子,用手压扁,包上肉馅,收边做成圆匾形的火烧坯,然后一个个放在鏊子上进行“火烧”加工。一个肉火烧到吃到食客嘴里,足足要12样作料。

而肉火烧的制作要经历煎、烙、烤、烘、蒸五道程序。火烧坯制好后,放在鏊子上煎和烙,使两面定型,然后转入炉内,沿炉膛摆放十几个火烧,根据火的大小、生熟程度不断用铁叉子掏出,用手变换角度,然后重新送入炉内来进行烤、烘、烧。火的辐射将水分在短时间内急剧蒸发,淀粉变成了糊精,糖分焦化,形成了光亮韧脆的外壳。湿煤燃烧中产生的水汽,火烧本身所产生的水汽,在高温的条件下将内部的馅芯全部烘熟,肉馅膨胀,火烧呈鼓形,颜色由*白色变为火红色,该出炉了!整个过程约在十分钟内完成,时间短了,不熟;时间长了,易干。

刚出炉的火烧散发着面香、馅香、火燎香。咬一口,外焦的面皮咯咯作响,大葱与鲜肉在高温下的组合,香气十分浓郁。搭配上咸粘粥或者豆腐脑,那味道就更上了一层楼。

坏了,小编自己又受不了了,这减肥大业何时能成?不管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老板,来俩肉滴,先吃着,一碗豆腐脑,多放辣,一会给钱”。

哎呀,小编也不给大家介绍了,潍坊的美食真是甲天下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下次再带您逛吃逛吃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jk.com/afhzp/1568.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