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特别的送考仪式衡水中学给高三学子发火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了,很多学校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加油打气。山西朔州的一中学请所有学生吃烧烤,预祝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淮安南陈集中学买来了斤西瓜,给学生解暑,也寓意着学生高考成绩红红火火。那么,全国闻名的河北衡水中学又是怎样的呢?

在高考前一天,学校为了鼓励学生,特意买了鸡蛋和火腿肠。

老师们搬来了一箱箱鸡蛋和火腿肠,很多家长也赶来帮忙。据说,每个高三学生将会得到一根火腿肠和两个鸡蛋,一肠和两蛋摆放在一起就是“”,寓意着学生百分百地发挥,能考出最好的成绩。

学校这样做,一是想通过这种具有仪式感的举动,来制造轻松活泼的氛围释放一下学生的压力,也给学生一些心理暗示,“放平心态,相信自己,你们一定可以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可以说,学校也是用心良苦了。

对学生来说,这样的仪式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他们会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鼓励,当然也会更有信心迎接期待已久的高考。

说到衡水中学,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立马冒出一些画面:学生们一边排队打饭,一边背着书;狼吞虎咽吃完饭,然后迅速往教室里冲;天才蒙蒙亮,学生一边跑操,一边瞅空背单词……

然后,有人就因此认为这所学校就是批量生产学习机器的加工厂,说学生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是只会学习的木头人,等等吧,总之就是对那样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屑一顾。

考试机器也好,书呆子也罢,现在的高考制度无疑是最公平最透明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很多底层家庭的孩子上升的关键渠道,无数家庭希望孩子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衡水中学会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帮助了更多的孩子实现了自己目标,这本来就无可厚非。而且,好成绩不是只要学校努力了就可以的,还要靠学生自己一点一点学习获得。

用一句话简单地否定一所学校的教育方式,用一个词语来随意地涂改学生努力的模样,就像说“人喝西北风就可以活得很好”一样荒唐。

能好好抓学习的学校,并不一定只抓学习,有时在别的方面也不错。有没有学校既没有抓好学习,也不注重培养学生其他能力呢?多半有。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读高中,就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懂得努力的重要性,也希望他们能考上大学,最好考上一本、重本大学。难道有家长希望孩子在高中不认真学习,天天对着黑板发呆,然后在磨磨蹭蹭中摇摇晃晃地读完高中?

有人说,衡中的教育模式绝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教育不应该以考试成绩论人生成败,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成绩的提升,而是各种能力的培养。有道理,但也不尽然。

你觉得他们像机器一样机械且疲累,但人家回头去看的时候,往往会为曾经那个努力的自己感到骄傲;你觉得他们是书呆子,其实凡是能考上、的多半都是脑子灵的;你觉得他们学傻了不能适应社会,但没听到哪个单位说衡水中学出来的就很傻很呆。不必替他们觉得不值。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能力,还在于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在于让学生懂得努力的价值,认识自己,走出大山,走出县城,走出国门,也在于教人学会脚踏实地勤劳努力……

你觉得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jk.com/afhzp/3956.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