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是湖南人,去年初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王子。因为平常都比较重口味,所以月子期间的她简直要精神崩溃了。因为,婆婆对她简直是“虐待”——都说生孩子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可是婆婆给她准备的一日三餐,简直太少太少了。
陈女士还在住院的时候,每次看着隔壁床的产妇大口吃肉的开心样,看着朋友圈里头大家晒着婆婆伺候的各种大餐,她的心情简直跌倒了谷底。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劝说自己忍是心上一把刀,鼓励自己好好地把婆婆的月子餐吃下去。
那时候,陈女士的内心其实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觉得婆婆对自己很不好,每次送的餐都很少,鸡汤,鱼汤也差不都只有一小碗。月子的头几天,更是只有一些鸡蛋,小米,面条之类。可另一方面,婆婆送饭却总是很勤快,态度也很热情,似乎也没有丝毫故意为难的意思。
就这样,陈女士的月子期就在怨念中度过了。可奇怪的是,虽然每餐吃的很少,但是她的奶水非常丰富,孩子从不为吃奶而发愁。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宝宝更似乎比同龄的孩子还要更健康。小区的很多孩子都是动不动就发烧感冒,三天两头打针吃药,可是陈女士家的小宝感冒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看到陈女士气色红润,宝宝健康可爱,小区很多妈妈都来问她孩子不感冒的秘诀。她也想不明白,孩子一直就只吃母乳,也没有特别增加什么营养。直到她报了一个育婴培训班,又无意中翻到了婆婆纪录的小册子,她才明白:原来这都得归功于婆婆给她坐的月子。
婆婆记录的小本子里头,详细记录了怀孕各个阶段吃什么,怎么吃,记得特别的详细,而且婆婆怕东西太油腻,没有营养,怕吃了不健康,还经常想尽办法加各种药草,还会把鸡汤熬的,汤很少但味道又很浓。
而这些,陈女士之前都是木有感觉到的,她甚至还因此误会了婆婆。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很多人觉得进补就是要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才算。可事实上,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吃对!我们要把身体所需的营养都补回来,营养均衡,才是对身体最好。如果盲目地大吃大喝,不仅容易营养过剩,还会给肠胃带来负担,损害身体健康。
那么,月子餐该怎么吃呢?
中医认为,生产过程中产妇耗气伤血,产后气血两虚。正确的月子餐食谱及顺序应该是一排二调三补。
第一周,主要是要把多余的水分和*素以及恶露排出体外。每天喝生化汤,吃麻油炒猪肝。注意不能喝水(否则排水的效果就没了),渴了就喝红枣茶。任何菜都不能放盐(盐会使水分停留在身体里),不能放醋(醋会使骨质变软),不能放酱油(道理同盐)。
第二周,主要增强骨质和腰肾的功能,恢复骨盆。每天吃炒腰子和杜仲粉,有助于缓解尾椎骨等骨疼;(另:如果是剖腹产,还要再喝一周生化汤)。禁忌同上,也不要吃咸菜,泡菜,味噌汤。
第三周到一个月,这时候,该排的已经排完,主要吃麻油鸡补身体。千万记得,排完*素后吃麻油鸡才能被身体吸收,否则堆积在身体里,成为多余的脂肪。因为前期身体虚弱,中医讲虚不受补,吃了吸收不了,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而透过陈女士的故事,我们也才发现:有些原本我们觉得不好的事,背后竟然很暖。所以,我们何不用乐观一点的心态来待人待事呢?祝愿大家,都能发现我们身边的那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