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同桌背我上学一个月,他初三辍学后,我

故事:同桌背我上学一个月,他初三辍学后,我妈让我叫他去我家

34年前,那是我初一的时光。

记得当年,冬季一到,银装素裹成了日常,气温之低远超现在。

每当雪花飘落,我们便会聚在教室的门前展开雪球大战,用脚下的鞋子在雪地上画出长长的痕迹,直至雪地变得坚硬如冰,滑行就如同在冰场上一般。

众人聚在屋檐下,轮流尝试从这一端滑到另一端,倘若有谁不慎跌倒,旁边的同学便会爆发出阵阵笑声。

对于那些胆小的孩子,他们的犹豫和害怕也成了众人调侃的对象。

那时的我身材矮小,羡慕着其他人轻松滑行的身影,我内心虽然恐惧,但年少的我自尊心极强。

尽管周围的同学既是嘲笑又是怂恿,我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尝试了一次。

但由于胆怯,一开始我就没能稳住身形,到了中途更是因为紧张而动作生疏。

正所谓“心有余悸,事与愿违”,在最滑的一段,我不幸跌倒了,当时的情形我都无法回忆起,只知道我无法立刻站起来。

旁边的同学见状,纷纷发出嘲讽的笑声,没有人伸出援手,甚至有人嘲笑我说:“闫海涛,别装了,就这么一下你还起不来?”

那一刻,我感到既尴尬又愤怒,努力挣扎了几次,只觉得脚踝处剧痛。正当我满脸羞愧之际,忽然一只手出现在我眼前。

我抬头一看,正是我的同桌。我本能地抓住了这只伸出的手,经过几次挣扎,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行走成了我的噩梦,每次迈步,脚踝的剧痛让我忍不住痛苦。我的同桌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对我嘲笑,反倒是蹲下身来,温柔地提出:让我背你去教室吧。

坐在教室里,脚踝的疼痛愈发严重,我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整个人都感觉异常难受。同桌注意到我脸色苍白,便关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没能隐瞒,只能坦白:脚痛得非常厉害,担心可能骨头出了问题。

我们班前排的一个同学听到这里,忍不住戏谑地笑道:闫海涛,你还真会演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在疼?

我的同桌并没有回应,只是低头仔细观察了我的脚一番。下课时,他轻轻地卷起我的裤腿,检查后关心地说:看起来肿了,医院看看。

当时学校里并没有设置卫生室,班主任得知我脚踝肿胀的情况后,决定让我的同桌把我送回家。那一天,是他亲自把我背回家的。之后,我妈妈陪我去了村里的卫生所,医院进一步检查。

医院的诊断结果是韧带拉伤,并没有骨折,但需要我卧床休息至少两周。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默默觉得可能要暂时告别学校了。没想到,一回到家就看到我的同桌在那里,他关切地问我脚的情况,医院的诊断。

我还抱怨了一下,觉得这周内肯定是没法去学校了。

我刚把话说完,他就立刻安慰我说:不用担心,你家离学校很近,我每天早上来接你,晚上再送你回家,路程并不远。

他的话音刚落,我还没来得及回应,我妈已经忙不迭地表示感谢:太感谢你了,你真是个好孩子。

第二日一大早,我的同桌如约而至,我便骑在他背上,一同前往学校。那整周,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都是他扛着我。连上厕所都得依靠他的双肩。

为了表达对同桌的感激之情,我妈妈决定那周每天中午都请他留下来共享午餐。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我们之间的友情像开了挂一样迅速升温。

过了两周,我终于能够缓缓行走了,同桌便搀扶着我。而我的脚伤完全恢复,则是在一个月后的事情了。

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原来同桌的家离学校有相当的距离。由于学校不提供宿舍,他每日需徒步一个小时才能抵达学校。

尽管很多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选择在附近租房,但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同桌始终坚持步行往返。

以前,他总是在学校外头解决午饭。自从得知这一点后,我便经常邀请他到我们家来吃饭。

他有时会接受邀请,有时则以各种理由婉拒。

直到初二秋季的一个清晨六点,我们家的门铃急促响起。我妈迅速去开门,门一开,便看到同桌全身湿透,站在门前喊着:“阿姨。”

我妈吓了一跳,急忙将他拉进屋内,关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身上怎么湿哒哒的?”

同桌边哆嗦边回答:“今早大雾,什么都看不见,我怕迟到,四点多就从家出发了。”

他继续说:“雾太浓,我不小心踩进了路边的沟里。考虑到时间,只好湿着衣服赶到学校。”

“没办法,只能先到你们家避避。”

看到同桌浑身湿透,我妈立刻充满同情地催他换掉湿衣服,钻进我的温暖被窝。她赶紧翻出我所有的冬装,包括秋衣秋裤、毛衣,连外套和裤子都没落下。

正是那个时刻,我妈才明白原来我的同桌每天往返学校需要走上整整两个小时。那天,我邀请他到我家共享午餐。

我妈提出,晚餐也让同桌在我们家吃,直接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你看你家那么远,每天上下学这么折腾,不如就住我们家吧。和海涛一起生活,学习上也互相帮助。”

同桌满脸羞涩,低头沉默不言。我妈温和地笑着说:“别觉得不自在,你学习那么好,帮帮海涛也是好事。”

小声地,同桌终于开口:“我回去和爸妈商量一下。”

接下来的一天,同桌带着一大袋面粉来到我们家,说是作为对我们家的一点小小回报。我妈乐呵呵地接过,说:“这足够你一个学期的了,这学期就别再拿来了。”

从那以后,同桌就成了我们家的一份子。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为了让他感觉更自在,我妈每到午餐时间总是先问他想吃什么。

他总是不好意思地说“随便”,但我们家是地道的北方家庭,面食当道。于是我妈就变着花样做各种面食,一个星期五天,天天不重样。

烩面片、拉面、肉酱面、油泼面、煮馒头、麻花,样样都有。自从同桌搬来,我妈每天早上不仅给我煮鸡蛋,也给同桌准备了同样的早餐。

尽管我们坐在一起,他却没有动筷子。我妈见状,便将剥好的蛋壳放进他碗中,边放边说:“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呢,鸡蛋里头的营养素对你们大有好处。我们家的鸡每天能下五六个蛋,多一个少一个都没关系。”

我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小声嘱咐:“赶紧吃吧,要是不吃,我妈可就要不高兴了。”

他这才羞涩地向我妈露出一笑,感激地说:“阿姨,真的太感谢您了!在我自己家里,这样的好事几乎是遇不到的。”

说着,他快速低下头,我注意到他眼角的红润更加明显了。

我妈笑着回应:“哎呀,不用这么见外。你既然住在我们家,我就把你当成自家人,像远房侄子一样。何况,你还帮忙辅导海涛,我们连辅导费都没给你呢。”

剩余49%未读最低0.30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jk.com/afhpz/5096.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4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