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五一假期即将到来,离中考高考的日子就又近了一步。孩子们现在的复习状态如何呢?是胸有成竹,淡定自若?是焦虑万分,不多言语?还是平淡如常,毫无压力可言?很多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人生这么重大的一次考试。那么在目前的时点上,我们父母可以做什么,来帮助我们的孩子,又不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呢?今天,我们要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有这样困惑的父母。父母哪怕再焦虑,表面要定心考场如战场,上阵的是我们的孩子,但是父母们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那么后盾一定不能先慌张。有的父母说:“我们没有焦虑啊!我们只是提醒孩子好好学习,努力再努力”这样的鼓励是有必要的,但是当我们的孩子突然表现出烦躁或者不说话了。我们的父母要注意,是不是自己叮嘱的太多了!父母自己没有感觉到这样的叮嘱与鼓励,其实紧张焦虑的情绪带给了孩子。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做坏事”所以,我们的父母哪怕再焦虑,在孩子面前要定心。父母们可以和孩子们说:“爸爸妈妈,相信你,尽力就好,不要有压力,考试只是人生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无论结果,你都是爸爸妈妈最骄傲的孩子。”鸡汤式的鼓励,不如“软”植入如同我们看文章,看视频并不喜欢一些广告硬植入一样,一些鸡汤式的鼓励虽然充满正能量,但是硬生生地塞给我们的孩子,又何尝不让他们反感呢?我们的父母们鸡汤式的鼓励往往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诉苦式:“孩子,你要努力啊!爸爸妈妈书读得少,到如今,很辛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个好工作,日子就不会过得和我们一样苦。”第二种是苦口婆心式:“孩子,要加油啊!三年了,就拼这么一次了!最后的时间一定要好好复习。不要再玩手机了,容易分心。不要再聊天了,再背背书把。不要再出去玩了,考完了有很多时间玩。好好复习看书,爸爸妈妈替你加油!”第三种是打鸡血式:“孩子,加油!最后的时间,努力啊!你一定行的!你一定没问题的!爸爸妈妈相信你。好好复习,就看最后一次考试了!”不知道,我们的父母们有没有“中招”的呢?其实这些话语,并没有问题。只是如果就是硬生生地告诉我们的孩子,换了自己是不是也很难接受呢?那么如何去把鸡汤“软”植入呢?比如孩子正在做作业复习,我们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倒杯水,然后顺带说一句:“加油啊!爸爸妈妈知道你辛苦,但是我们能做的,现在就是给你倒杯水,好好复习,我们相信你。也别太累了,复习完早些休息。”又比如孩子手机玩得忘记时间了。父母们可以问孩子:“在打什么游戏呢?一起玩?还是和谁聊天呢?这么开心?要不要和爸爸妈妈分享一下?”然后紧接着再告诉孩子:“现在是不是要先抓紧时间复习了呢?和好朋友游戏聊天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有时间观念,这样的你,才是更好的你,爸爸妈妈都会为你竖起大拇指。”无论父母们用何种话术,最关键的就是,话语的开头不能一下子和孩子们站在对立面。否则,后面说再多,孩子可能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了。适当沟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吧正如之前所说,上战场的是孩子。父母们一定要学会坐下来,在合适的时间,例如周末休息时,或者每天接送孩子下课放学时。与孩子们要进行沟通,当然沟通的开始,不要直接先入主题就去讨论考试,分数,排名。我们可以先问问孩子:“今天学校过得怎么样?中午吃了什么?现在有没有想吃的?”家常式的询问,然后过渡到:“今天老师复习了什么?你都学会了吗?有没有困难的地方”,最后再是和孩子说:“有什么困难,你和爸爸妈妈讲,如果是生活上有需要,想吃什么,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是学习上有困难,爸爸妈妈会去联系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也是从关心孩子的生活开始,逐渐过渡到学习,过渡到成绩。如果孩子近期成绩不理想,莫要先骂或者批评。先要让孩子认识到,这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马上要考试了,要尽快调整。然后要关心孩子们的想法,不要只顾自己的想法。考试考得不好,你的孩子可能心里比你还难过,但是他无处宣泄。最后,父母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下,考试成绩掉下去的原因。是不是最近手机玩多了,聊天聊多了有影响?还是最近知识点难,听不懂?还是有什么其他事影响了自己?父母们要多用询问式的语句,让孩子多说,而不是沟通的时候一言堂。以上方法,都是我们结合很多真实的情况,分析总结出的一些方法。我们在与很多孩子的沟通中,有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他们父母想象的那样不懂事。他们也愿意与父母们沟通。只是一次次的沟通到最后,我们的父母不定心了。沟通变成了批评会,那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意分享了。如果,您有任何初高中孩子的疑问,欢迎留言,一起分享讨论,解决孩子们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