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600米,却一天都走不完只怪这条街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大叔谈旅游

广州有一条街

短短的一条路,虽然只有米

却记录着发生在每一个角落的故事

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老字号

甚至有些经营了三十多年仍然屹立不倒

凭的就是口口相传的口碑和真正的实力!

TA的名字还有一个很好的寓意

#左右逢源#

对广州人来说就是一个不错的祝福语

到那条老街走一走,吃个老字号

这条林荫大道有着

一种原生态的市井气息

绿荫下透着微微清风

人来人往的街景令人放空思绪

感受着散布在空气里的“人情味”

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家老字号

例如熟悉的日月年小食店、

赞记蛋挞、国强粥粉店

......

“三无”小店——日月年小食店

这家店已经开了30多年,是不少街坊从小吃到大的老店,位置也并不难找,就在逢源路临近宝源路的交界处。

但这么多年了它却连招牌都没有一块,门口也很破败,如果不是因为每天中午蜂拥涌至的食客,不知道的人,即使路过也根本不会注意到它。

店门口有块略带沧桑感的门牌:逢源路72号,铁门上的字也不知是多少年前写上去的了,这便是店里唯一的“菜单”。

取餐方式也很传统,付款后凭小票拿餐,就像旧时凭粮票买东西一样。纸票上写着“日月年”,因为没有店名,这个名字被口口相传,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店名”。现在提起“日月年”,街坊都知道说的就是这家小食店。

如今的餐饮店的菜单更新都很快,源源不断地推出新品吸引顾客眼球,但这家老店却是真任性,这么多年依旧只卖两粉一面:河粉、桂林米粉、面。

就连搭配的食材也屈指可数:牛腩和牛丸,如果点的是牛丸粉面,会附送一些炸鱼皮和肉卷。

选择不多,建议小伙伴们可以结伴而行,把这几种都尝试一下:牛腩面、牛丸米粉和桂林米粉。

分量确实都好实在,大份的都是15元,料足到快要溢出来(其实小胃口的女生点小份就足够)。

老字号打卡——国强粥粉面

左边厨房,右边门面,同样是一家开了好多年的店了,感觉老板和店员应该是看着逢源路变化的~

这里出名镬气好,路过都会被美女大厨的厨艺给征服,忍不住进店试下~

这里品种很多,艇仔粥、炒牛河、牛三星都很出名~

意外走红的粥铺——禄粥

一家在逢源路很有特色的粥铺,木板招牌、砖石墙、黑木板凳,就像是从古代电视剧走出来一样~

菜单是写在竹简丄,想吃哪款尽管翻牌~

粥的的配料有很多款,所有肉类可以单点、也可以双拼、三拼......都是现点现煮,新鲜出炉~

点了碗滑鸡拼猪肝,勺了下香喷喷的热粥,是吃货妹喜欢的绵绵广式粥底。

可能是双拼,滑鸡的份量有点少,但鸡肉还是很嫩滑,好评!

还可以点个葱油饼,一口饼,一口粥,正好~

胃口大的朋友不妨再加个干炒牛河,味道也不赖~

街坊加餸必备——金庄烧腊

每条有故事的老街都少不了一家烧腊店,既能满足路过办事朋友的一餐便饭,也能满足附近街坊的加餸~

有熟悉的姜葱鸡、豉油鸡、盐焗鸡、叉烧、烧肉,还有这家的招牌——贵妃鸡。

价格还算是亲民,所以附近的学生都把这当做饭堂。

无名小店——粽子

这次回来“探望”逢源路还有意外发现,没有明显的招牌,只有一个小门,旁边贴着一个小菜单,看到这些传统的小食吃货妹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往前一看,看到一位老婆婆和一妇女在包裹粽子,婆婆在这做粽子做了很多年,附近街坊每逢端午都会帮婆婆订粽子,甚至是每天早上都想吃婆婆的粽子做早餐。

日渐一日,年渐一年,妇女作为媳妇,不忍心婆婆辛苦,就把婆婆的传统技术学习过来,一直传承下去。

就这样一箱糯米、炒好的肥肉、咸蛋黄、绿豆,包裹出属于这条路的味道。

即使端午已过,吃货妹还是忍不住买几个,因为一旦离开了这条逢源路,真不知道还能在哪里能买到新鲜包裹出的粽子。

逢源路的美食不仅仅这些

还有▼

▲赞记龙凤礼饼

▲八珍煎饺

▲食翅赢

食在广州

广州最吸引人的美食

往往深藏在犄角旮旯的老字号里

吃进嘴里的不仅是美味

还有人情味

逢源路,你有多久没来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changjk.com/afhzp/4697.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4

当前时间: